前 言
“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宜秀区人民检察院发布《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向社会公众全面展现宜秀区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主动接受各方监督,更好凝聚社会力量,推动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涉未成年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整体提升,更好护航未成年人健康茁壮成长。
一、涉及未成年人案件基本情况
(一)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基本情况
1.受理情况
自2019年至2023年,共受理涉未审查逮捕案件46件90人,其中受理未成年人犯罪审查逮捕16件37人。受理涉未审查起诉案件61件127人,其中受理未成年犯罪审查起诉案件31件80人(共同犯罪成年犯罪嫌疑人27人)。(案件情况详见图1-4)
2.批捕、起诉情况
自2019年至2023年,共不批准逮捕未成年犯罪嫌疑人19人,不批准逮捕率为51.34%;共起诉未成年犯罪嫌疑人35人,不起诉未成年犯罪嫌疑人17人,不起诉率为32.69%。其中犯罪情节轻微不起诉2人,附条件不起诉考验期满后不起诉15人,附条件不起诉率为28.85%。(案件情况详见图5)
3.诉讼监督情况
2019年至2023年,共监督立案3人;监督撤案2人;纠正漏捕4人;纠正遗漏同案犯7人;书面提出纠正侦查活动违法20件次,书面提出纠正审判活动违法1件次,均已得到回复并纠正。
(二)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基本情况
1.受理情况
2019年至2023年,共受理审查逮捕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30件53人;受理审查起诉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30件47人。
2.批捕、起诉情况
2019年至2023年,共批准逮捕侵害未成年人嫌疑人36人,批准逮捕率为67.92%;共起诉侵害未成年人嫌疑人47人,起诉率为100%。(案件情况详见图6)
二、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情况
(一)坚持宽容不纵容,推进惩戒和帮教相结合
一是依法惩戒和依法从宽并行。对主观恶性不大、犯罪情节较轻的未成年人,依法宽缓到位,为其回归社会预留通道;对涉嫌严重犯罪的未成年人坚持依法惩治,联合公安机关对办案中发现的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及时进行教育矫治。目前,正探索构建未成年人临界分级保护监督模型,旨在进一步推动形成未成年人综合保护大格局。
二是坚持把精准帮教贯穿办案始终。引入专业司法社工,根据社会调查结果因人施策,共对涉罪未成年人开展帮教36人次。与区工商联、团区委会同辖区企业签订《关于共建未成年人观护帮教基地实施意见》,目前帮教基地已为2名涉罪未成年人提供食宿和劳动技能培训,为其正常回归社会创造条件。
三是严格落实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特别程序。2019年以来,为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安排亲情会见、亲职教育30人次,进行社会调查39人次,开展心理测评、心理疏导25人次;对家庭教育不力、监护缺失的监护人发出督促监护令20人次,2021年8月12日率先向某强奸案未成年被害人的监护人发出安庆市首份督促监护令。
(二)坚持严惩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做实“双向保护”
一是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零容忍”。侵害未成年人案件提前介入全覆盖,依法追诉漏罪,严惩恶性犯罪。起诉的成年人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中,一审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23人,占判决人数的36.50%。
二是探索建立未成年人“一站式”询问、保护中心。2021年,联合公安机关设立“一站式”办案场所,在办理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对未成年被害人一次性完成询问、生物样本提取等侦查取证活动,避免二次伤害。
三是推动依法适用从业禁止。对利用职业便利实施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被判处刑罚的,依法建议适用从业禁止。如本院对犯强制猥亵罪的梁某某提起公诉的同时建议判处从业禁止,终身不能再从事教育行业,获终审判决支持。
四是提升未成年人司法救助工作实效。在办理叶某故意伤害一幼儿案件中,通过多次实地走访摸清未成年人家庭情况,及时启动国家司法救助程序。与区妇联多次联合部署开展“关注困境儿童”专项活动,对符合条件的未成年人开展心理疏导、资金帮扶等多元化综合救助。
五是推动强制报告和入职查询制度的落实。2022年,与多部门联合签署《侵害未成年人强制报告制度实施办法》,目前已受理强制报告线索2条,立案1件。与区教体局、公安分局联合签署《关于在未成年人教育机构建立教职员工入职查询工作实施办法》,查询覆盖辖区1700多名教职员工,对查询到2人存在卖淫、嫖娼前科劣迹的情况及时通报主管单位,督促完善从业人员招录管理。
(三)坚持四大检察协同发力,推进全面综合司法保护
一是加强对未成年人刑事执行的监督。重点监督落实对未成年人的特殊教育矫正措施,建立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台账。2019年以来,针对在矫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监管问题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检察建议共计3件3人次。
二是未成年人公益诉讼检察成效明显。2023年针对辖区某酒馆违规接待未成年人的问题,开展公益诉讼工作,诉求获得法院支持。针对辖区校园周边食品卫生、娱乐场所违规接待未成年、校外培训机构无办学许可证等问题发出诉前检察建议11件,均已得到纠正,努力做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
(四)坚持重点领域法律监督,推进社会综合治理
一是充分发挥检察建议刚性作用。2019年就辖区内发生的教师侵害学生案向主管部门制发检察建议,以落实“一号检察建议”为重点,督促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师风师德建设、预防校园性侵犯罪。
二是推动建立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和涉未成年人犯罪预防长效机制。与公安、教体、民政、妇联等未成年人保护单位加强协作,会签《关于规范酒吧、清吧、KTV、互联网上网服务、宾旅馆住宿等行业场所经营管理的实施办法》《关于加强点播影院、密室剧本杀等新业态场所安全监管的实施办法》《关于加强电竞酒店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实施办法》等文件,共同构筑一体联动的未成年人保护合力。
(五)坚持法治教育常态化,推进法治进校园深化
一是推动“法治进校园”工作不断深化。严格落实《检察官担任法治副校长工作规定》,共选派13名检察官、检察官助理担任法治副校长。2019年以来共开展“法治进校园”巡讲75场,覆盖13所辖区学校的8000余名师生。在林峰小学设立检校合作法治宣传栏,扩大普法圈。
二是深入开展“法治进乡村”活动。积极落实最高检部署开展的“检爱同行——法治进乡村”巡讲活动,与区妇联、区关工委联合制定《关于在涉未成年人案件中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实施意见》,在辖区6个乡村挂牌“宜启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先后向300余名家长代表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推动法治教育工作向乡村延伸。
三是不断创新法治宣传教育形式。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组织开展主题检察开放日活动,邀请中小学师生、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等群体“走进来”,近距离全面了解未检工作。目前正在筹建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旨在让未成年人沉浸式感受法的魅力,强化法律意识,远离违法犯罪。
(六)坚持未检队伍建设,推进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化
一是着力打造“宜启来”未检品牌。对未成年人检察业务实行集中统一办理,成立专门未检工作团队,确保未成年案件专人专办,努力实现对未成年人权益的全方位保障。
二是成立“张强检察官工作室”。本着办案与特色活动开展并重的原则,以办理未成年人案件为主线,以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犯罪预防、心理疏导、权益维护等工作为延伸,用真心、爱心和耐心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后 记
加强未成年人全面司法保护、有效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是全社会的责任,更是时代赋予检察机关的神圣职责。宜秀区人民检察院将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法治自觉和检察自觉履职办案,促进司法保护协同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五大保护”共同发力,实现“1+5>6=实”的最佳效果。